话说在宋朝时期,有一个叫李美娘的女子,从小生的聪明伶俐。 长大后除了不识字,论个头和容貌,哪一样都能算的上是方圆十里的美人。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美。 这李美娘也是如此,老天给她了一副好的身材,却没有能给她荣华富贵。 李美娘从小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百姓人家,父亲李三刀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母亲孙氏是李三刀赌钱赢回来的女人,听说年轻的时候是万花楼里的一名歌姬。 李美娘的容貌随了母亲孙氏,不过脾气性格却随了父亲李三刀。 按理说姑娘到了十六七,人也长得美丽,找个婆家总归不是问题。 可李美娘直到二十七岁,竟然还是孤身一人。 李美娘守身到现在,和自己的母亲孙氏脱不了干系。 孙氏跟了李三刀后,本以为这个人能有些本事,不管他的钱怎么来的,只要是能过上好日子那就可以。 可没想到李三刀牌场是一个样子,在家里却是另一个样子。 原来他之前每次出去喝酒、打牌的钱都是用家里的东西换来的。 到了后来过日子,李三刀不但没有钱养家,还变本加厉的从孙氏手里抠钱。 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李美娘的命运就被孙氏给算计上了。 等到李美娘十六岁的时候,就有不少的人前来她家提亲。 有读书的秀才,也有杀猪的屠夫,甚至连六十多岁的员外都前来求亲。 孙氏一看来的人不是有身份的,就是有钱的。就想着狮子口大开,直接要价一万两白银,才能娶了李美娘为妻。 一万两银子什么概念,普通人家勤俭节约过日子,可能两辈子都花不完。 提亲的这些人不是头脑精明,就是奸诈无比。一听孙氏要的媒礼这么高,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六十多岁的老员外倒是有意思此事,他答应可以给孙氏一万两银子,但有一个要求:婚后李美娘不能再和娘家有任何关系。 孙氏听到老员外答应给一万两银子媒礼,本来十分开心,可一听要求就开始不愿意了。 她还指望着女儿嫁个富贵人家,能长远的养着她们。这断绝了关系,可不就真成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么。 这个不成,那个不就。 日子过得一般的,孙氏看不上别人;家缠万贯的达官贵人又看不上她们。 就这样,李美娘从十六七岁的妙龄女子,慢慢变成了二十七岁的大龄女人。 村西头有一户姓牛的人家,日子虽然不算是非常富有,但是也说得过去。 牛老汉名叫牛德水,做了一辈子的木匠手艺。 小时候家里穷,快三十岁了还没有娶媳妇。 要不是有个老木匠看他可怜把他收做徒弟,这辈子牛老汉也没有机会成个家。 跟着师傅干了几年木工,手里头攒下了一些银子。老木匠又帮着他成了美事,娶了十里外的一个寡妇为妻。 三十二岁了,牛老汉才算是抱上了儿子。 因为是中年得子,牛老汉对儿子十分的宝贝,给儿子取名叫做牛来宝。 牛来宝今年二十一岁,没有读过诗书,从十来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牛老汉学习木匠手艺。 到如今牛来宝也算是青出于蓝,一手木匠活要比父亲还要精细。 因为牛来宝人比较老实,干活也实在,所以找他做些木工活的人非常多。 这天牛来宝去下河村给人做个家具,回来的时候有些晚了。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乞丐昏倒在了地上。 他赶紧上前扶起来乞丐,摇晃了下身体,发现乞丐还是没有醒来的意思。 牛来宝看了一眼四周,并未发现有其他的人。 “这大冷的天就这样躺在地上,要不了半夜,这乞丐就会没了性命。”牛来宝想着。 于是他便背起来乞丐,准备先把他带回自己家里去。 等到牛来宝回到家后,发现父母已经睡下了。 他揭开锅盖一看,父母在锅里给他留好了饭菜。 干了一天的活,牛来宝的肚子也是已经非常饥饿,可他想着家里还有个乞丐没有醒来,或许这个乞丐会更需要吃点东西。 于是他便扶起来乞丐,慢慢的给他喂了一些米粥。过了一小会,乞丐慢慢睁开了眼睛。 “这,这位小兄弟,我这是在哪里?”乞丐问道。 牛来宝说道:“这是我家里,我在路上遇到了你,怕你冻坏了身子,没经过你的允许我就把你带到了这里。” 说着,牛来宝便把手中的饭碗递给了乞丐。 乞丐一看是吃的东西,也不再问其他事情,接过饭碗后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看着乞丐吃完饭,牛来宝心里也是哭笑不得。 虽然他不心疼饭,可今日他做的活比较多,此时也是十分的饥饿。 老乞丐端起碗来就吃,也没有问问他吃过了没有。 本来锅里的饭足够两个成年人吃的,因为父母知道自己年轻饭量大,每次都是多给自己准备一些饭食。 可今日这乞丐的饭量竟然比他还要大,六个馒头加两碗米粥,全被乞丐自己送进了肚子。 乞丐吃完饭后,用袖子擦了擦嘴,然后看着发呆的牛来宝也有些不好意思。 “小兄弟,我是不是把你的饭给吃了?这太对不住你了。” 牛来宝本身就不是小气人,听到乞丐这么说,连连摆手说没事的。 听到牛来宝说没事,乞丐便道了声谢,说自己要离开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乞丐突然停下了身子,转身对着牛来宝说道:“小兄弟,你看我这人都老糊涂了。你救了我一命,又给了我东西吃,这算是我欠了你两个人情。” “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你的面相,你是个有福的人。但是你的这个福是在中年以后,年轻的时候还有一个坎要过。” “你如今娶妻了没有?”乞丐问道。 牛来宝听后苦笑一下,挠挠头说道:“之前也有人给说了几次亲事,但都是没有成功。如今这个年龄还未娶妻。” “那就对了,你二十四岁的时候犯太岁,这个坎就在这一年。在这之前你不能娶妻,过了太岁之年,你的命运也就顺了。切记,切记。”乞丐说道。 “这第一个人情我算是还给你了,这第二个人情就先记着吧,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给你。” 说完乞丐便离开了。 乞丐走后,牛来宝心里一直在想刚才的话语,本来今年攒下了不少的银子,父亲牛德水也打算过了年给他说门亲事,可如今乞丐这样说,让牛来宝心中有些不适。 不过累了一天,也没有吃上饭,到厨房盛了一碗凉水,咕咚咕咚喝完就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牛来宝还没有起床,父亲就开始喊他的门。 “来宝,赶快起来,你下河村的三婶来给你说媒来了。”牛德水边敲门边喊道。 牛来宝一听有人说亲,赶紧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见到媒婆后才明白,原来昨日他去下河村给人做家具,东家看着牛来宝人很好,手艺活也不错,便想要给牛来宝提个亲。 “他婶子,你快给来宝说说是哪家的闺女,看看咱们认识不?”牛德水搬了个凳子,放到媒婆身边说道。 “闺女是个俊俏的人,就在我们下河村。只不过她爹娘名声不太好,总是拿彩礼要挟闺女。”媒婆说道。 “他婶子,你说的可是李三刀家的闺女?”牛德水一听,便明白了媒婆说的是谁。 “他家的闺女人长得确实不错,但是她那个娘实在是不敢恭维。别说一万两银子的彩礼,就是一千两银子的彩礼,在普通人家来说那也是困难之事啊。”牛德水接连摆手说道。 “来宝他爹你听我说,李家的彩礼改了,改成一百两银子了。以前孙婆子只想着指望闺女挣大钱,可耽误了十来年,这女子也成了大龄之人了。” “再说如今孙婆子两口子身子板不如以前硬朗了,改主意了,只想着女婿人好老实就行。最重要的是老了身边能有个人伺候伺候。”媒婆说道。 “那还行,一百两银子俺家还是有的,就是怕闺女不愿意呢。”牛德水说道。 “这个大哥你不用担心,闺女听娘的,她娘既然做了主,闺女没啥意见。”媒婆说道。 “昨日来宝去我家做家具,孙婆子带着闺女在我家玩,不但相中了来宝的手艺,还相中了来宝这个人。” “所以,我今日才有底气来给孩子提这个亲。”媒婆笑着说道。 三人一听这话,既然女方家没有啥问题,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媒婆临走的时候牛来宝忽然想起来昨天乞丐和他说的话,他本想告诉牛德水一声,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你要说不想媳妇那也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老乞丐可能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故意给自己这么说了一下,要不然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报答自己的东西。 就这样,媒婆两家来回说道了几番,李美娘和牛来宝的婚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结婚的前几个月,牛来宝就没有再出去做工,和父亲一起开始为自己的婚房打造家具。 儿子牛来宝结了婚,牛德水的心事也就算是放了下来。 以前提亲,每次都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寡妇生的,所以就有些被人说闲话。 次次都是因为此事扰了儿子的婚事。 牛德水仔细的算了一下,儿子娶媳妇花了一百两银子的彩礼钱,给儿子布置婚房打造家具又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另外还有摆酒席各种的花费又用去了四十多两银子。 今后儿子再挣了钱,可就不会再交到自己这里,肯定是交给自己的媳妇。自己必须要趁着还能做些手艺活,再出去好好的干上几年,存点钱好为自己和妻子养老。 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已经是日上三竿,儿子儿媳还没有起床,牛德水笑了笑说道:“这小子随我,晚上喜欢折腾,白天就赖床不起,看来我老牛抱孙子的日子不远了。” 说着牛德水便收拾好工具,出门干活去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儿子牛来宝结婚已经三个多月了。 这天牛德水接了一个大活,有一个财主家要纳小妾,专门请他去做拿手的工艺,也就是雕刻龙凤床。 这活是个精细活,他想着自己如今年纪大了,雕刻花纹的时候难免有些吃了眼力的亏,便想着叫上儿子牛来宝一起去做。 这一单忙完,财主许诺可以给一百两银子的手工费。 牛来宝听到父亲这么说也是非常开心,便早早的吃了早饭,跟着父亲一起去干活。 等到父子俩忙完一天的活后,财主见父子俩的手艺好,干活仔细又认真。 便让下人收拾出来一间房,非要留下牛德水父子住下,并许诺管吃管住再加二十两银子,只希望早日能打造出来他好宠幸爱妾。 牛德水的妻子从去年开始就有些身体不适,晚上的时候容易犯病。 牛德水见推辞不掉财主的挽留,便让儿子牛来宝住下,自己回家照顾妻子。 财主一见牛德水要走,马上便不乐意了,说牛德水父子要是不给他这个面子,别说工钱不给了,就是以后有需要的活也不找他们做了。 牛德水一听财主说了狠话,便只好留了下来。 只不过吃过饭后躺在床上实在是睡不着,担心要是晚上没人在,妻子犯病了没人照顾可就出大事了。 于是他便和儿子牛来宝商量,让牛来宝在这里住下,自己回去看看他母亲,天不亮的时候自己再赶回来,想必财主发现不了。 就这样,牛德水大半夜的穿上衣服,一个人回了家里。 等到牛德水回到家时,已经是夜里子时。 打开房门后,发现妻子已经睡下了,也没有犯病,此时牛德水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正要睡觉,突然觉得有些尿意,便想着出门上个茅房再回。 就在他入完厕回来时,竟然发现儿子房间里还亮着烛光。 再仔细一看,竟然发现烛光映到窗户上,出现了两个人影。 牛德水以为自己眼花了,便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发现两个人影竟然拥抱到了一起。 此时牛德水心里有些慌了,自己的儿子还在财主家做工来,房间里怎么能会有两个人影? 坏了,坏了!牛德水想着,难道说自己的儿媳妇趁着儿子不在家,竟然在家中偷人? 牛德水没敢出声,悄悄的来到窗户旁边,侧耳往里听去。 “你好狠心,明明是自己的女人,硬要往别的男人怀里推。” 牛老汉听出来了,这是儿媳妇的声音。 “我的心肝,有时候做些事情就是需要投入一些本钱的。你不嫁给牛来宝,咱们怎么能够找到那本《天工册》呢?” “你是不知道,那本《天工册》有多么厉害,我爹算是个有本事的人了吧,那本《天工册》的价值要顶上我们家数十倍的财富。”男子说道。 “这本册子这么厉害,难怪你爹这么有钱有势,还需要这般计策。”李美娘惊叹道。 “快快倒下,这次你下我上,让你看看是我厉害,还是那个小子厉害。” “嘿嘿嘿嘿....你坏死了” 牛德水此时听明白了,他受不了屋里的不堪入耳的声音,慢慢的从窗户旁走到了院子里。 《天工册》?这个不是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显摆自己的木工手艺编造出来的事情吗? 难道说李美娘嫁给儿子牛来宝不是因为看上这个人,而是听说了这本子虚乌有的《天工册》才嫁到了我家? 牛德水想明白了此事,一时间内心如同吸入了一团冷气,竟然冻得他瑟瑟发抖起来。 “不行,此事必须要见官了。要是真是如此的话,这帮人为了赚取更多的银子已经得了失心疯了。真找不到册子,到时候别说丢人,丢命都有可能。” 于是牛德水穿好衣服,连夜去了官府。 等到官府的人跟着牛德水来到家中时,李美娘和那男子正在酣畅淋漓之时。 当官差踹开房门时,二人还在做着苟且之事。 可能踹门声音太大,一下子又闯入来了这么多人,男子一受惊吓那东西竟然拿不出来了。 众人上前掰了半天也没能扯开,没办法只好用被子盖着,将二人抬回了衙门。 等到了公堂之上,县令发现这事根本不用再做什么审理,这二人的状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美娘和男子见被众人抬到了大堂上,众目睽睽之下二人快速的招了口供。 原来让牛德水父子打造龙凤床的财主名叫周富贵,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皇宫做过侍卫。 后来受了伤,便受了赏赐回了原地。 周富贵有幸在皇宫见过龙凤床的样子,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贪色之人。 后来从别人口中听说了牛德水有一本《天工册》,还会做龙凤床。 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牛德水的身上,也就有了今日这一出戏。 知道牛来宝还未成家,他便四处为牛来宝找合适的女子,想要买通了女子后,让女子替他找寻《天工册》这本书。 寻了好久也没有女子愿意答应此事,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下河村的李美娘还没有嫁人。 又听说孙氏是个爱才的人,便与孙氏商量了一番,给她一万两银子让李美娘嫁给牛来宝。 并说明了自己的要求,还承诺事成之后让李美娘嫁入到周家,嫁给他的儿子周仓。 孙氏一听有如此好事,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李美娘从小就听从孙氏的话,想着事成之后自己还能嫁入富贵人家,便也答应了此事。 周富贵忙完此事后,便托人给牛来宝说亲。 过了一段时间他见李美娘还未找到《天工册》的书,便有些心急了起来。 他想要试试看看牛德水会不会这门手艺,便托人带话给牛德水,并许诺高价给他。 结果今日一看这父子真有这门手艺,便强制留下牛德水父子住下,好酒好菜的管着。 私下里让自己的儿子周仓前去牛德水家寻找《天工册》这本书。 没想到这二人事情没办成,竟然玩起了水乳交融的事情,更没想到的是牛德水因为担心自己的妻子竟然偷偷的回了家。 既然案子清晰,二人又供认不讳,签字画押后便命人将周富贵一并捉拿了起来。 周仓破坏百姓人家的婚姻之事,被判了十年的牢狱之灾。 因周富贵原先是侍卫,需要顾及皇家的脸面,按理说他这个县令没有办法判处他的罪名。 可手下人在捉拿周富贵的时候贪财,竟然把周富贵家中的财宝也给搜刮了回来。 县令看过财宝后,竟然从里面看到了几件皇宫的物品,民间根本不允许流通。 这周富贵手里有皇宫物品,就已经是犯了死罪,按律就可以就地处死他。 至于李美娘和孙氏母女,因为贪财且做下如此丑陋之事,孙氏被判入狱八年。 李美娘不守妇道,犯下伦理纲常之事,应受木驴之刑。 后记: 经过此事后,牛来宝受不了打击,一时间竟然一蹶不振。 牛德水看着儿子这样,心里也是十分的痛苦。 就在一家人不知道怎么办时,突然老牛家来了一个乞丐,身后还带着个妙龄女子。 乞丐告诉牛来宝,说那日他昏倒是因为他曾当日去周员外家化缘,恰巧听到了他们谋划此事。 逃跑的过程中被周家的下人打昏了过去。 恰巧遇到了牛来宝救下了他,他本想告诉他实情,可又怕牛来宝不相信,只好编个瞎话希望能唬住他,可结果牛来宝还是没有听进去。 今日他来就是为了报答第二个恩情,跟着他来的是他的妹妹,他愿意将妹妹嫁给牛来宝为妻。 并告诉周家父子,他兄妹二人不图大富大贵,是真心相中了牛来宝这个人的品性和为人。 就这样,牛来宝和乞丐的妹妹成了亲,二人婚后相敬如宾,共同孝顺父母。 数年后牛来宝不但有了两个孩子,而且通过自己的能力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本篇故事完)
民间故事:老人夜归发现儿媳丑事,无奈报官,县令:让她骑木驴
原文链接:民间故事:老人夜归发现儿媳丑事,无奈报官,县令:让她骑木驴,转发请注明来源!
「民间故事:老人夜归发现儿媳丑事,无奈报官,县令:让她骑木驴」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