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治水未成功,天帝将鲧杀死在羽山郊外,谁知鲧死后三年不腐,天帝派人剖开其肚后化虬龙变成大禹。天帝后来命令大禹治理洪水,疏通河道,大约花了13年时间,终于降服了洪水。 以上的记载似乎有些荒诞,似乎神化大禹出生,以表示与众不同。根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四千余多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民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鲧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把洪水治住,反而水灾越来越大。 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长者们,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用“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为了便于管理,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开启家天下的模式。
山海经神话故事系列:山川地貌之羽山“大禹治水”中(第57期)
原文链接:山海经神话故事系列:山川地貌之羽山“大禹治水”中(第57期),转发请注明来源!
「山海经神话故事系列:山川地貌之羽山“大禹治水”中(第57期)」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