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袁珂先生讲中国神话和传说(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



“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水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我们听了好多遍。还有女娲甩着藤条用黄泥造人,夸父没日没夜地追逐太阳,失去头颅的刑天仍在挥舞干戚,嫦娥偷吃灵药升入月宫,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如灿烂的锦缎镶嵌了我们人类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想象。人类的伟大,不仅在于实际的物质创造,也在于精神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无论生活是怎样的艰辛和劳碌,人类总是愿意在头脑中去创造一些壮丽的绚烂的声势浩大的神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部《中国神话故事集》的作者是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他有着《山海经校注》、《袁珂神话论集》等20多部著作。这部书分为“神话”和“传说”两部分,袁珂先生将这两部分“放在历史的肩架上,把夏代以前的算是神话,……,夏代以后到秦末汉初的算作是传说……”。因为这两者之间虽有区别,却经常是互相融合的。但是虽然“安排在历史的肩架上,本身却不是历史,只能算是历史的影子……”。其中“神话故事和历史距离较远”。读过古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将其与中国神话比较,我感觉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神话是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我们的神话中的“神”,不管是盘古、女娲,还是尧舜禹,都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领袖。


本书中“传说”这部分与历史的结合非常紧密,而且作者在编排的时候是按照历史先后顺序的,所以可以引导孩子在阅读时同时与历史年代及历史人物的结合。虽然传说并非正史,但是却能引导孩子去探求正史,这也是非常积极的作用了。作者一直从夏代说到秦朝末年,从大禹任人唯贤传位于伯益,讲到“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



神话和传说,寄托了人类最浪漫最美好的想象。或许在曾经信息闭塞、生活单调的情况下,它们甚至是人类全部的精神生活。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故事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听袁珂先生讲中国神话和传说(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