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神话》:思想是动人心弦的(西西弗的神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一直不大会写书评,多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当作一个人无意识的絮语,为未来的自己提供一点点的思想轨迹好了。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哲学散文。

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局外人》和《鼠疫》。

《局外人》和《鼠疫》很早就有看过,这本《西西弗神话》,则是很后来才看的。当初看到西西弗这个名字,想到西西弗斯就产生了好奇心。

先来说说西西弗斯。

最早晓得西西弗斯,是高中那会儿买的一本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集》。里边人物众多,故事离奇,自有一套西方的众神体系所在。除了多情的宙斯和厉害的赫拉,别的其实都记不太全。之所以记得西西弗斯,一来名字不算长也不拗口,二来则是因为与他有关的那个故事。

西西弗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这是一个聪慧又果敢的神话人物,敢想敢做。他惹恼过宙斯,绑架过死神,是个厉害人物。也正因为触犯众神,西西弗斯在死后被惩罚。

这个惩罚看来有些徒劳:西西弗斯需要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然而所谓巨石,确实太重了,总是没到山顶又滚下山去,于是这就成了一项永无止境的苦差事。可能众神认为这样的惩罚比较眼里,因为这种劳作既无望又无效。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西西弗斯是一个悲情人物,直到看到加缪这本散文集。加缪认为,“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他将“西西弗斯视为人类生活荒谬性的人格化”,认为“对生命是否有意义的好奇是正当必要的。”

加缪的思考,总是贴近于生活的,很多时候看他的文字,有一种彷佛自己被看透了的感觉。


“一个人对我们来说始终是陌生的,情况大概确实如此:他身上总有什么我们把握不住的东西。”

确然如此,人皆多变,很难说自己完全了解了一个人。

甚至偶尔午夜梦回,觉得自己对自己都是有些陌生的,何况别人呢?


对人而言,理解世界,就是把世界压缩为人性,打上人的烙印。

通过自己的观点来理解世界,来解读一切。


“存在一种明显的事实,似乎纯属精神层面,就是一个人总是他的真理的猎物。人一旦确认了某些真理,就再也摆脱不掉了,总得付出点代价。一个人意识到了荒诞,便成为终生的羁绊。一个人没了希望,并且意识到了无望,就不再属于未来了。这也是正常的。不过,同样正常的是,他力图逃脱他自己创造的一洞天地。”

思想,很多时候是自己同自己的斗争吧。


人生正因为没有意义,就更值得一过。人生经历一种体验,遭遇一种命运,就是完全接受。

这是一种很新奇的说法。

更多时候,我们都在试图诠释人生的意义,一直说服自己人生是有意义的。

加缪在这里直言人生的无意义。

点明要点:人生在于接受。


生存,就是让荒诞随之生存。

让荒诞生存,首先就是正视荒诞。

荒诞只有当人背离它时才会死去。

因此,唯一前后一致的哲学立场之一,就是反抗。

反抗,就是认同自己的茫然、不解永恒的对抗。

反抗的要求,是一种不可能达到的透明。

反抗,即时时刻刻都质疑世界。

反抗,就是人时时刻刻面对自身。

反抗不是憧憬,反抗不抱希望。

这种反抗,仅仅是确认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但是缺少本应伴随这种确认的听天由命。

或许该看看加缪的另一本散文集《反抗者》。


感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而且多多益善,这就是生活。

思想是动人心弦的。

人生在于感受,在于体验,在于某个时刻思想上的欢悦。


经验有的助人,有的碍人。人若有意识便得助。否则的话,就无所谓了:一个人失败不要追究环境,而是怪他本人。

人到生命完结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用了许多年确认一个真理。然而,哪管一个真理,只要明了,就足以引导一个人的一生。

自己才是所有事情的根源,不可怪任何人。


一个人沉默多于讲话,必成为一个强人。有许多事情,我就保持缄默。

适当沉默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西西弗神话》:思想是动人心弦的(西西弗的神话是什么意思)」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