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篇第四章:“吃鲸”的巨人方伯和“追日”的巨人夸父

“归墟”仙山

东方渤海之外,大荒当中,有一座叫作“大言”的山,是太阳和月亮的升起之地。在沧海桃木东枝之下,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沟壑,叫作“归墟”。大地上的河流,天上银河里的水,都汇入其中,日夜无休,归墟是冥界的入口,不会满溢也不会枯竭。

归墟海域之内有五座仙山,分别名为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座仙山高三万里,方圆三万里;仙山之间的距离是七万里,山顶平地方圆九千里。这五座仙山一直漂浮在大海上,在大海的中心就是“归墟”的大漩涡,所有的海水都会流向归墟中。

这五座仙山上都住着神仙,神仙的宫殿是用黄金打造,栏杆全由白玉雕成,珍珠美玉,璀璨辉煌。仙山上到处长满了翠树琼花,开的奇花异果,人吃了会长生不老。仙山上的飞禽走兽都是白色的,应有尽有,美轮美奂。

神仙住在山上日常无事,随手摘些珍珠异果和美玉琼花尝尝,追逐飞禽走兽耍玩游乐,不知道忧患和烦恼是什么。神仙平日最喜欢穿宽大的纯白衣裳,有时候兴趣所至,就念动咒语腾云驾雾飞上蓝空,在大海上面遨游,或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或飞到琼山岱屿去看望朋友,来来往往,其乐无穷。

仙山虽好,却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仙山都在海上飘浮,下面没有根,风平浪静的日子当然好,一但遇上了风暴海啸,就不知会飘到哪儿去,很可能一座往东,另一座往西,每一座仙山都不能永远留在原来的地方。仙山这样飘飘浮浮,对神仙造成许多不便,因此决定求助于天帝。天帝也怕五座仙山被狂风暴雨吹落归墟之中,于是叫来海神禺强,让其想法将仙山稳固,不要让仙山再东飘西浮。

海神禺强统治北海,人面鸟身,珥蛇践蛇,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红蛇,正于茫茫云海、碧浪滔天中,威风凛凛地于天地之间遨游。

海神禺强听了天帝的吩咐,不敢怠慢,立即调遣手下十五只大绿龟前往归墟,用身体背起仙山,称作“负山神龟”。海神禺强将大绿龟分成五组,每组三只神龟负责背负一座仙山。一只大绿龟背负仙山时,另外两只就在附近守候,六万年后换另外一只,如此轮流当值,永远稳住仙山。当然换班的时候,大绿龟挪挪身子,仙山有些晃动,不过和以前东飘西浮的日子相比,也算不了什么。神仙从此快快乐乐地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也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

“吃鲸”的巨人龙伯抓龟

为了避免狂风暴雨的海水将五座仙山冲到归墟中,海神禺强派了十五只体型庞大的“负山神龟”来背着这五座仙山,每三只神龟轮流背负一座仙。本来这安排得好好的,结果有一天还是出了变故。

在距昆仑山以北三万里的龙伯国,有一个巨人叫作龙伯,他的身躯巨大异常,身高足足有三千米。他平时最喜欢捕鱼吃,每天要捕捉二十只鲸鱼才能吃饱。

有一天,巨人龙伯听说东海之外有五座风景如画的仙山,还有十五只巨大的绿龟,一只绿龟可抵得上百头大鲸鱼。

巨人龙伯兴致勃勃地离开龙伯国,来到了东海之滨。龙伯走入归墟之海,看到了五座仙山,每座仙山由三只神龟在旁,其中一只背负仙山。巨人龙伯看到仙山风景如画,仙气缭绕,便想拿走一座仙山带回家,当作盆景欣赏。可是他看到大绿龟时,立马两眼放光,他从来没见过如此巨大的神龟,一只足足有一百头鲸鱼那么大。于是巨人龙伯欣喜如狂,连忙去抓捕神龟。

虽然“负山神龟”巨大无比,力大无穷,但是在巨人龙伯面前还是毡板鱼肉,很快龙伯就抓到了六只神龟。巨人龙伯眼看收获甚丰,将六只大绿龟背起来,高高兴兴地回到龙伯国。回去后龙伯把六只大绿龟杀死,龟肉煮好分给族人当作食物和点心,整个龙伯国欢庆雀跃。而龟壳就被巨人龙伯拿来占卜吉凶,结果占卜显示大凶之兆。

唐代有位诗人为这个神话故事写了首诗:“龙伯有大人,卅丈立其身。数步周寰宇,呵吸结巨云。苍冥为室顶,北海作盂盆。一钓六鳌毙,二山因陆沉。”

这六只大绿龟,原来是负责背负岱屿和员峤两座仙山的,给巨人龙伯这个家伙抓了去,岱屿和员峤顿时失去了依靠。加上巨人龙伯来时搅动海水,起了狂风暴雨,风浪将两座仙山冲到了归墟之地,不久就沉没了。

话说巨人龙伯把六只大绿龟抓走,正当岱屿和员峤失去依靠飘浮不定时,山上的神仙发觉大祸临头,犹如睛天霹雳,慌忙狼狈逃奔,一时东海上空,漫天飞着紧抱细软的神仙。等到神仙在其他三座仙山安顿下来,惊魂甫定后,才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禀告给了天帝。

天帝听了怒不可遏,认为龙伯国的人竟敢冒犯神仙,非严惩不可,当即命令海神禺强去惩罚龙伯。

海神禺强接到天帝命令后,知道龙伯国的人向来胆大妄为,完全因为他们是巨人,于是施展无边神力,将龙伯国的土地和人都尽量缩小,不让他们自恃身躯庞大,到处惹事生非。

于是海神禺强就把龙伯的身高大幅度变小,变成了三十丈。巨人龙伯的身高变小后,力量也随之削弱,他不能再捕捉鲸鱼了,也不能再捕捉釜山神龟了。而且原本龙伯可以活一万八千岁,现在也只能活九千岁了。


夸父帮助蚩尤对战黄帝

在上古时期,北方大荒中,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高与天齐,故曰“成都载天”。这座大山削岩绝壁间云雾缭绕,松柏挺立,一派雄伟壮丽的景色。在这仙境般的大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作夸父族,是巨人方伯传下来的子孙。

幽都位于北海,那里的鸟是黑鸟,蛇是黑蛇,豹是黑豹,虎是黑虎,就连狐狸也长着蓬松的黑尾巴。

夸父族的人们个个身材高大魁梧,身强力壮,意志力坚强,善于奔跑,身怀巨力,专门喜好替人打抱不平。那时候大地荒凉,毒物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让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各种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还时不时抓在手上挥舞,并引以为荣。

当南方蚩尤被黄帝打败后,蚩尤派人来向夸父族救援,夸父族多数觉得应该帮助弱者,于是决定出兵参加反对黄帝的战争。蚩尤部落结盟夸父部落和南方苗族部落,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向黄帝部落发起了挑战。

战争刚开始爆发,蚩尤就施展妖术“毒雾阵”,大雾弥漫,漫天沙尘和大风暴雨。所以在初战阶段,黄帝部落所处环境一直不利,一直处于下风,连续九战而九败。黄帝随向昆吾山玄女求助,在玄女的帮助下,黄帝的大将力牧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造出“指南车”,带领部队冲出了漫天尘沙。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吹号角,击鼙鼓,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龙水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危急时刻黄帝又在天女女妭的帮助下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

黄帝又在昆吾山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率领士兵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蚩尤和夸父的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剩下的夸父族人跑回了原住地,不再与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来往。

“夸父追日”

夸父帮助蚩尤攻打黄帝失败后,逃回了北方大荒。不久以后,大地发生了严重的天灾,太阳像火球一样烤得大地龟裂,江湖涸干,一片荒凉。夸父族全体出动找水抗旱,但江湖涸干,很难再找到水。夸父族首领气急了,发誓一定要把太阳捉住摘下来。

这一天,太阳刚刚从东海“归墟”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太阳在空中飞快地旋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了一下盹儿。

太阳一直发出热量射向夸父,夸父尽管汗如雨下,却不肯停步。追呀追呀,夸父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自己的头上啦。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

可就在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劳累过度,身心憔悴,夸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了过去。等夸父醒来的时候,太阳早已不见了。

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可是离太阳越近,光线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发干了。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夸父又跑到渭河边,去喝渭河里的水,连渭水也喝干了 ,还是感到口渴难忍。

倔强的夸父决心去喝大泽的水,再去和太阳较量。大泽又叫瀚海,是鸟雀们孳生幼儿和更换羽毛的地方。夸父刚走到大泽边,还没俯下身来,一阵头晕,轰地一声,像座大山似的颓倒了。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把手杖奋力往太阳抛去,闭上眼睛死了。

第二天,太阳依然从东方“归墟”升起来了,经过太阳光一照,夸父的手杖竟化成一片桃林;夸父的身躯变成了一座大山,被后人称为“夸父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上古篇第四章:“吃鲸”的巨人方伯和“追日”的巨人夸父」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