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是有着地域区分的,因着地域辽阔,各个部族间都会有自己信奉的一套神话,随着部族间不断的交融,那些关于神祇起源的传说杂糅在一起,又形成了新的传说,单拿三皇五帝来说,就可以从N种典籍中找到N种说法,且相互矛盾,自成一家,而本系列文章只是从中国历代流传下的浩瀚典籍中,推理出的以主流性,多数性和不自相矛盾性为原则的上古神话故事。 今天的主人公是伏羲和女娲。 前文提到过,上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华胥的女神,在人间游玩时,来到了一个叫“雷泽”的湖泊边上,她看见了一个巨大的足迹,就用自己的足迹丈量着那个巨大的脚印,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生下了伏羲和女娲。 虽然是人类的始祖,但是这两个人的样子却委实有一些怪异,他们都是人首蛇身。 说起女娲这个名字,《说文解字》曾专门解释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用“化”解释“娲”字,所以,提起女娲,就不得不说关于她孕育人类的传说。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则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比较有名,一说“抟土造人”,另一种说法则是“女娲与伏羲婚配”。 作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用黄土制造出了人类,但在早期的典籍中,只提到女娲造人,并未提到使用泥土。在较晚的典籍中才出现女娲抟土造人的说法,汉《风俗通》曾记载说,天地初开,还没有人类,女娲就捏黄土造了人。但是毕竟造人是个辛苦活儿,女娲捏着捏着就有一些累了,于是她就拿了一根绳子,把它投入泥浆里,举起绳子一甩,泥浆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有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用黄土亲手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子沾着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恒人也。——汉《风俗通》) 到了唐代,开始出现女娲婚配的情节。唐人李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日:‘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这里的故事是这样的,女娲和她的哥哥在人间相依为命,越发觉得寂寞,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昆仑山脚下,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这兄妹二人,于是,他们就商议着要不要结为夫妻,然而他们又觉得有一些羞耻,于是,这对兄妹想到了一个办法。 在上古传说中,昆仑山是一座神山,可以直达天庭,所以,这兄妹二人就决定登上昆仑山顶,对着天上的诸神请愿—— 如果上天同意我们二人结为夫妻,那么就让天上的云聚拢在一起,如果不同意,就让云彩分开。 上天听到了他们的愿望,于是就将云朵合拢到了一处。 在这里,伏羲还没有明确的出场,只说是女娲的兄妹二人结合,到了卢全在《与马异结交诗》中则直接写:女娲本是伏羲妇。 虽然记载时间上,女娲和伏羲的婚配不及抟土造人说,但是抟土造人过于神话,在多数文献里和出土文物都证实了是伏羲和女娲结合成为人类始祖的,所以,我们这系列文章中也倾向于女娲和伏羲的婚配一说。 至于女娲的哥哥伏羲,他的神话则比较散乱,最主要的功绩除了和女娲繁衍出人类外,就是创造了八卦。 相传,伏羲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就是观察。他仰头夜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他俯身观察地形,研究山川泽壑的走向;观察鸟兽皮毛的纹理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近从己身取象,远从事物取象,创造出了八卦。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 多说一句,古往今来,关于汉字的起源,在古代的文献上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八卦”说。认为八卦是中国汉字的起源。
神话扫盲:女娲也曾婚配 造人之说还有另解?(女娲的另一半是谁)
原文链接:神话扫盲:女娲也曾婚配 造人之说还有另解?(女娲的另一半是谁),转发请注明来源!
「神话扫盲:女娲也曾婚配 造人之说还有另解?(女娲的另一半是谁)」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