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是古希腊的一个著名城邦,在《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就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之妻海伦。在希波战争中,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领三百勇士在温泉关挡住了波斯大军的进攻,为希腊联军争取了至关重要的备战时间,最后全军覆没。 若是对古希腊历史不甚了解的中国读者,第一印象很可能会觉得墨涅拉俄斯与列奥尼达是同一个斯巴达王国在不同时期的两个国王,甚至还可能有亲缘关系。在中华上古史中,三皇五帝与后来的夏商周王朝都存在着联系,因此中国读者很容易将这种联系代入到古希腊文明中。 特洛伊与迈锡尼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绵延不断,这在世界上是绝对的唯一,没有之一。包括古希腊文明在内的其他古文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打断过,墨涅拉俄斯的斯巴达与列奥尼达的斯巴达是年代相隔久远的两个斯巴达,一个在英雄时代(公元前11~9世纪),一个在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墨涅拉俄斯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商朝,还是青铜时代。列奥尼达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已经进入到铁器时代。 英雄时代的斯巴达是一个部落王国,古典时代的斯巴达却是一个民主城邦,国王是选举出来的,而且是选举两位共同执政。两位国王只负责军事,无权干涉政治,内政外交事务都由长老会议与公民大会处理。与其说是国王,不如说是军队统帅。墨涅拉俄斯是亚该亚人,列奥尼达是多利安人。但两个斯巴达毕竟在地地理上是重合的,尽管有诸多不同,文化上还是有许多联系的。 古希腊文明被视为欧洲文明的源头,而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又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在神话传说中,宙斯化身为化身为一头公牛,诱拐了美丽的腓尼基公主欧罗巴骑到牛背上,一路带着她来到了海中的克里特岛后变回原型与其结合生子。欧洲之名就取自欧罗巴。 处于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海上交叉点,克里特岛比希腊本土更早的接触到了文明,建立更为先进强大的米诺斯文明,成为了希腊世界最早的霸主。希腊本土在米诺斯文明的影响下也逐步进入文明社会,公元前1450年左右,米诺斯文明衰落,希腊本土城邦迈锡尼成为新一代希腊霸主。 米诺斯王宫遗址 希腊本土早期的居民被称为佩拉斯吉人,佩拉斯吉人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更像是一个时代。就像中国上古时代的夏人、商人一样,无论是炎黄部落还是苗族、羌族、狄族,只要是生活在那个时期,且受夏商文化影响,都可以被笼统的称为夏人和商人。希腊人的概念源自一位叫做希伦的领袖,是他团结了周边部族,希腊的意思是希伦人居住的地区。 希伦的后裔分为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和伊奥利亚人。亚该亚人是英雄时代的主角,特洛伊战争中起领导作用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就是亚该亚人,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是阿伽门农的弟弟。 爱奥尼亚人建立了雅典,英雄时代的雅典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城邦。多利安人位于北部山区,他们是英雄时代最后抵达希腊的一支部落。他们的到来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引发了民族大迁徙,爱奥尼亚人迁徙到了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建立了爱奥尼亚十二城邦。伊奥利亚人代表的是本土的佩拉斯吉人,伊奥利亚人与外来的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和多利安人的融合标志着早期希腊民族的诞生。 希腊城邦 在神话传说中,是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们为了夺回伯罗奔尼撒向多利安人求助,才引发了大规模入侵。赫拉克勒斯是宙斯偷会情人生下的儿子,因此遭到了天后赫拉的嫉恨,让他晚于堂兄欧律斯透斯出生。结果年长的欧律斯透斯成为国王,赫拉克勒斯只能屈居人下,被迫完成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最终也没逃过惨死的命运。 赫拉克勒斯死后,欧律斯透斯迫害其子孙,赫拉克勒斯的子孙被迫流散各地。赫拉克勒斯曾经征服过伯罗奔尼撒,其子许罗斯在击杀仇人欧律斯透斯后一心要夺取伯罗奔尼撒,过了三代赫拉克勒斯的后裔才完成心愿。为了宣扬自己侵略战争的正当性,斯巴达的王族也被塑造为赫拉克勒斯的后裔,而其他的斯巴达人则被认为是他们的多利安人支持者的后裔。 赫拉克勒斯勇斗雄狮 然而神话传说与历史一样,不过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神话体系还未建构完成、且没有到信史时代的古希腊,斯巴达人可以很容易的将自己的主观意向融入到神话传说中。 在成书于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的《荷马史诗》中,英雄时代的著名人物几乎都是神的后代,阿伽门农的祖父珀罗普斯是宙斯的孙子,伯罗奔尼撒之名就源自珀罗普斯。特洛伊战争的英雄阿喀琉斯除了脚踝处外,刀枪不入。这些神话传说中有着史实的影子,但在同一时期古埃及和赫梯王国的记载中,这些英雄们不过是四处劫掠的海盗。 稍晚于荷马的诗人赫西俄德对流传下来的各种神话传说予以整理,著述了《神谱》一书,古希腊神话体系才初步建立。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希腊诸神都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状态,有的同一个神在不同的地区被冠以不同的名字,有的虽然是名字相同,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神。 在与周边部族的接触中,各种外来神也被融入到希腊神话中,宙斯可能是来自最古老的印欧民族神祇;据说酒神狄俄倪索斯是来自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赫拉克勒斯与爱神阿芙洛狄忒(维纳斯)则是腓尼基人供奉的神祇。神话就是上古时期的政治,希腊神话不断的发展变化所折射出的就是当时各个部落王国的政治利益。 在历史记录方面,古希腊人也给后来的希腊人留了很多改造的空子。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希腊历史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古埃及人和赫梯人的记述,即使到了信史时代,由于希腊各城邦各自为政,各有各的记录方式,很难梳理出来时间次序。比如雅典人记录一件事会写到这件事发生在某某担任执政官的那一年,但雅典的执政官任期只有一年,几个执政官还可能会轮流当选,如此记录就会含糊不清。相比之下,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和帝王纪年法的中华文明就清晰多了。 公元前五世纪,历史学家赫拉尼库斯通过阿尔戈斯女祭司的顺序编写了一部通史,女祭司的任职时间稳定且足够长,但阿尔戈斯的女祭司并没有取得后世罗马教皇那样的宗教地位,希腊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祭司,祭司纪年法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直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根据奥利匹亚竞技会的举办时间,才有了一种用来表示过去事件日期的通用方法。奥林匹亚竞技会是整个希腊都参与的竞技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公元前3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史学家埃拉托斯特尼通过研究奥利匹亚竞技会编制了一部详细的古希腊历史年表,第一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举办时间被定在公元前776年。 奥利匹亚竞技会遗址 参考斯巴达的列王表,埃拉托斯特尼又推断出赫拉克勒斯后裔回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时间在公元前1104年或前1103年,并将特洛伊陷落的时间确定在那之前80年的公元前1184年或前1183年。这些推断与特洛伊遗址考古发掘的结果基本吻合,但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埃拉托斯特尼并没有给出来,也很难给出来,因为古希腊人讲述历史时就跟讲故事一样,会说“从前……”或者“在特洛伊战争前多少年”以及“赫拉克勒斯后裔回到伯罗奔尼撒后的第几代”等等,至于特洛伊战争和赫拉克勒斯后裔回归发生在多少年前,希腊人并不在意这个。 从英雄时代到古典时代,是古希腊文明从辉煌走向衰落再复兴的过程。尽管这一过程带来了毁灭和变革,但总体而言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仍是英雄时代的延续。 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的城市特基亚,一个斯巴达人偶然发现了他认为是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的坟墓,于是里面的遗骨被立即运回斯巴达供奉起来。这不是斯巴达人第一次这么做,也不是最后一次。在这之前,斯巴达人就把迈锡尼的特拉波涅遗址当成了墨涅拉俄斯的宫殿,在这里为海伦和墨涅拉俄斯夫妻建造了一座纪念性的石砌神庙。在这之后,斯巴达的考古学家继续发掘着他们认为的英雄时代的遗址和英雄遗骨,并没有因为他们曾经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就把英雄时代视为毫不起眼的过去。 这种情况就像蛮族灭亡罗马帝国时所发生的那样,罗马虽毁于战火,但基督教却被蛮族国家所继承。英雄时代的希腊虽然在多利安人入侵后经历了文明倒退,但在宗教方面,古典时代的希腊是与英雄时代一脉相承的。
两个斯巴达,古希腊的英雄时代与古典时代有什么联系?
原文链接:两个斯巴达,古希腊的英雄时代与古典时代有什么联系?,转发请注明来源!
「两个斯巴达,古希腊的英雄时代与古典时代有什么联系?」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