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改革赋予了印度“民族女神”——“母亲”和“祖国”的称号

女神被称为“万物之母”,在印度教中他们把女神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度“精神祭坛”,赋予了民族力量和精神力量。女神在印度教中有很高的地位,她们也被印度教赋予了“母亲”和“祖国”的称号,对于女神他们是精神崇拜,是精神寄托。在印度教改革期间,印度民族社会动荡不安,在危急时刻他们选择了“民族女神”,以“民族女神”在社会和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使印度教改革成功,使民族女神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女神促进印度社会的和平发展。

印度教传统文化——女神崇拜,在印度教中印度“民族女神”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印度教一直以来都有女神崇拜的传统,女神在印度教中有极高的地位。在印度女神没有出现前,印度教的男性主神一直是印度教中传奇的存在,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印度教女神也是由印度教男性主神流传而来,印度教中三大传奇的神。分别是梵天神、毗湿奴神、湿婆神,他们有着“三位一体”的称号,在印度教中他们有着极高的声誉,受到印度教徒的崇拜。

印度女神就是由印度教中三位神而延伸而来,三位神都是神通广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女神则是“万物之母”,一样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极高的声誉。母亲自古就是非常伟大的,成为母亲的女性都是一样神通广大,拥有无穷的力量,把她们在赋予“神”的定义,使她们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自古以来”神“都是人所赋予的,神所传递的都是正能量,代表着无所不能,印度教就把伟大的母亲赋予了“民族女神”的称号,印度女神崇拜也就从此产生了,在印度众多女神中自然少不了萨拉斯瓦蒂女神、拉克希米女神、佩尔巴蒂女神,她们三位是印度教中的三大女神,都是集美貌、智慧与一身的传奇女神,其中佩尔巴蒂女神也有“世界之母”的称号。

印度教中对于女神没有一定的限制,也没有限制女神的形象,印度教中有许多女神,比如出身高贵的女神乌莎斯;社会女神杜尔迦;乡村女神迦梨等,有许多女神头衔,女神形象也只是她们的标签,是对于她们的认可,每一位女神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都会给予最高的礼遇。

印度民族女神分为巴克提与女神崇拜,二者在女神的本质中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女神崇拜只是一种单纯的精神崇拜,会传递出一种正能量,可以激发人们的动力,是属于精神食量,也就是精神祭坛,而巴克提则是母亲的化身,所以的信徒都是她的孩子,她都会一视同仁,用母爱去感化他们。也是印度教赋予民族女神为“母亲”和“祖国”的来源。

女神形象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高贵美丽,还有善良与智慧,她们都是一群非常有感染力的“神”,“神”虽然也是对于人的一种认可,但也让她们背负了重担,她们身上的重担都是由人所赋予的,但从印度当时的发展来看,对于“神”他们是属于精神依赖,也是宗教信仰中的一种。

印度教给印度“民族女神”赋予了——“母亲”的称号,战乱中印度教借助印度民族女神的影响力,壮大印度教

印度民族女神也随着印度教和印度社会的转变而慢慢转变,使印度民族女神的头衔慢慢变多,在印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印度民族女神的存在,只是她们所拥有的神力不同,印度民族女神们,在她们自己的领域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代表的也是那个领域的精神,带领所以印度人共同发展,她们所传递正能量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促进印度教发展和社会安定,守护着一方领土。

母亲是一个非常高大的形象,在孩子看来母亲是无所不能的,而在印度教徒看来,女神也是一样,无所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最重要的是印度民族女神还可以像母亲守护孩子一样守护印度,而女神则是有“万物之母”的称呼,无时无刻不在护着她的孩子,在印度教徒的眼中,女神就像母亲一样守护着他们,也正是有女神的守护,印度教的规模才会如此庞大,在印度地区还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印度民族女神就算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无法保障印度不受任何侵犯,“政治蜜月期”就是印度的一场灾难,殖民者不平等的待遇,使印度爆发力战乱,“母亲万岁”就是印度教徒喊的口号,印度教徒想利用女神是社会中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一同抗敌,也希望印度民族女神可以听到他们的呼唤,帮助他们改善眼下的局势。

在“政治蜜月期”听到印度教徒最多是赞美女神的口号,呼唤女神母亲的声音。印度教的势力在庞大,遍布印度各个地区,但在战乱面前,在统治者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长期战乱也使印度民族女神在印度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但迦梨女神和杜尔迦女神的出现,使印度女神形象变得更高,那些印度人也逐渐接受了印度教中的女神,他们也成了印度教徒中的一员,壮大了印度教的势力。

印度本就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而印度民族女神就是他们的信仰,印度宗教的势力非常强大,影响着印度的发展,“政治蜜月期”也只是印度教和印度政府之间长期矛盾造成的结果,战乱使印度陷入慌乱,激发社会矛盾,而印度民族女神又恰好可以缓解这种矛盾,祖国母亲的形象使印度人很容易接受,母亲是对印度民族女神的肯定。

印度传教士在各个地区传播印度教,使印度成为当地的传统宗教,还在地方建立了——“女神庙”

印度教是印度传统的宗教,宗教信徒遍布印度各个地区,再加印度民族女神的影响力,使印度出现了传教士,传教士需要离开家乡,到很远的地方传播印度教,传教士在其他地区传播宗教时,会随时面临这种危险,但印度民族女神是传教士与印度教之间的传播者,传教士可以直接和印度民族女神联系,出于对印度民族女神的崇拜,印度民族女神成了传教士的精神依靠,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传教士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传播印度教,使印度教成为地方传统宗教的一个,这是需要很强的信仰。一个陌生的地区,当地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传教士所面临的情况非常艰难,是需要靠毅力慢慢坚持下来。而传教士做到了,他们用自己强大的信仰和对于印度民族女神的崇拜之情,使他们坚持下来,把印度教变成当地的传统宗教,传教士们还在地方建立了女神庙,传播印度民族女神,使更多的人崇拜印度民族女神。

印度民族女神是印度人所赋予的,他们也把人赋予了“神”的形象,以此来表达对他的尊重。印度也把一下女性赋予了神的称号,使她们成为了民族女神,她们所代表的也是女神形象,也是母亲。她们都是一群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虽然没“神”那么传奇,但她们同印度民族女神一样,都是伟大的母亲,有很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印度民族女神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没有人知道真假,而那些印度民族女神影响也都是有人赋予的,所以的传奇故事也都是出于信仰,就像是“精神祭坛”一样,是印度人的精神寄托,也是印度人向往美好生活的体现。印度人希望在战乱时,会有一位神可以从天而降,用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力,解救他们与水火之中。

印度民族女神是一个母亲形象,印度人希望印度民族女神可以一直守护他们,保他们平安,不受战乱之苦,会像祖国母亲一样,一直守护着他们。而把人也赋予“神”的形象,是希望有人和印度民族女神一样,可以一直守护他们,带领他们,就像母亲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寓意在其中。

女神是“万物之母”,而印度人赋予了女神多种寓意,里面包含了印度人对于神的情感。印度教的印度传统宗教,在印度有很大的影响力,女神崇拜也是印度教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只不过被印度教赋予了太多神的力量,使印度民族女神不仅仅是他们崇拜对象,还是他们的守护神。“母亲”和“祖国”就是印度民族女神的形象。


参考文献:

《印度文明》

《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印度教改革赋予了印度“民族女神”——“母亲”和“祖国”的称号」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