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占世界1/3,却创就了硅谷神话,印度的教育有何独特之处

印度素有“孔雀之国”的美称,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其神奇之处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

  • 印度的国土面积大约是我国的三分之一,但却养活了和我国差不多一样的人口。
  • 印度人十分崇拜牛,但印度的牛肉出口却位居世界第一。
  •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佛教在印度并不流行。
  • 印度的阅兵,竟然有摩托杂技表演。



今天我们不聊其他的,单单聊一聊印度独特的教育。

之前看到过两则新闻:

印度贫困人口占据了世界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在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来自印度,高层管理职位也有15%被印度人把控。

很难现象如此贫困的印度,竟有如此多的印度精英在美国硅谷混的风生水起。而在这当中,印度的教育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提到印度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印度理工学院。

是的,你没看看错,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不是美国的哈佛、也不是英国的牛津,而是印度的印度理工学院。(看叫学院的也不一定不牛,O(∩_∩)O哈哈~)

印度理工有多难考呢,这么说吧,每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大概40万,而录取的人数仅有5000人,录取比例仅有1.25%。注意这是报录比。而我国的清华大学录取比例大约是14%。


校长手里拿着鸟演讲


看过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主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考入的大学——印度帝国工业大学,就是现实的印度理工学院。

电影当中校长拿着鸟,摔碎鸟蛋的那个镜头让我记忆犹新。

《三傻大闹宝莱坞》宝莱坞这部电影除了给我们带来感动之外,还引发我们对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教育的思考。家有高三学生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下这部电影,对孩子以后的人生规划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于印度理工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一个考入哈佛大学的学生问他的印度籍同学,你们印度不是有印度理工学院吗,你怎么不去印度理工学院上大学,反而大老远地跑到美国读哈佛?这个印度学生一本正经地对他的同学说:"我考不上印度理工,才考哈佛的。"

印度教育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印度有一个考试机构,他会搜集市面上所有辅导班的模拟题目,正式考试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和模拟考试一样的题目。


《起跑线》剧照


印度也很崇拜赢在起跑线上,这一点在印度的另一部电影《起跑线》上得到了淋漓的展现。

电影中,一对印度中产阶级的夫妇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进重点学校读书,做了很多看似荒唐的事情:

买学区房扮土豪、以聚会之名打入上流社会、凌晨排队拿报名表、接受“再教育”培训、入学遭拒后不得不铤而走险,通过中介拿到入学资格、住贫民窟演贫民、接受名校的资格审查......

印度人和国人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认知,是出奇的一致。

印度在国人眼中看起来破破烂烂,贫穷落后,但印度也有其独特之处。

比如:

  • 印度的劳动力众多,平均年龄结构较轻(平均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0几岁)。
  • 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因此其在国际上的融合度较高。
  • 同时由于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的软件也比较发达。

总之,对于作为中国邻国的印度,我们不可小觑。


关于印度,印度的教育,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贫困人口占世界1/3,却创就了硅谷神话,印度的教育有何独特之处」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