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神 (Trimurti) 印度教神话中的三大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合为一体的产物。三相神的观念形成较晚,约为往世书时期,但神力三位一体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神话中最古老的部分。“吠陀”中的神就常常组合在一起,其中也可以看到三位组合为一体的情况,如阿耆尼、因陀罗(或伐由)、苏利耶的三位一体。在《摩诃婆罗多》中》,阿耆尼说他有三相(火、电、日),是世界的创始者、破坏者和保卫者。还有一些其他三位一体的结构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史诗中,梵天、毗湿奴和是三位主神,但三位一体的思想在他们身上尚无所见。我们仅能发现某些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苗头。到了往世书中,才出现种种有关三相神的描述:梵天为世界的创造者,毗湿奴是世界的保护者,湿婆是世界的毁灭者。有人从哲学观点来看,认为这三个神代表了三种品性:梵天体现了“欲”,毗湿奴体现了“有情”,湿婆体现了“自在”。在这种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三位神和三种品性被宣布为同一原质。不同教派都把三相神解释为统一的最高神的三种法相,并以其中一个神的名号相称,最常用的是毗湿奴的神号,其次是湿婆,再次是梵天,并赋予该神以三个神的功能。三相神的神像有的为三神并立,有的为一身自另一身长出。过去有人曾把湿婆——大自在天的神像误认为是三相神,因为有的湿婆神像有三副面孔,代表了他自身所具有的三相。 太阳王朝 (Sorya-vance) 印度教神话中两大主要王族和英雄族之一(另一为月亮王朝)。太阳王朝创建者(始祖)是“甘蔗王”(甘蔗可能是一种图腾),首都是阿踰陀城。甘蔗王的长子是毗俱叱;次于尼弥。毗俱叱的后代有不少是两大史诗和往世书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如萨竭罗国王等,但首先是罗摩。据《毗湿奴经世书》,罗摩是甘蔗王族第六十一代传人,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迦梨陀娑的著名长诗《罗怙世系》叙述了罗摩的近祖:其曾祖父罗怙曾与大神因陀罗和俱毗罗一对一交锋并征服全世界;祖父因妻早亡忧郁哀伤而死;父亲十车王在诸神与阿修罗作战时参加诸神一方。尼弥的后代(太阳王朝幼支)有弥提罗国王遮那竭,是悉多的义父,悉多后为罗摩之妻。太阳王朝国王的名单在众多的往世书中各有不同,有时还包含历史人物的名字。至今某些印度王公将自己的谱系追溯到太阳王朝。
印度神话人物介绍第一弹(古印度神话人物)
原文链接:印度神话人物介绍第一弹(古印度神话人物),转发请注明来源!
「印度神话人物介绍第一弹(古印度神话人物)」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