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块撞碎美国军舰的岩石,我永远不会离开利比亚的土地,直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就像个烈士”。这是卡扎菲强硬的誓言。 他被撞碎了,因为欧美的军舰真的很硬,比这个北非硬汉还硬。 出生于沙漠游牧民族贝多因人的卡扎菲,早年深受埃及国父纳赛尔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年仅27岁的卡扎菲领导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 1969年,趁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出国,迅速控制了警察部队的将领,和国家电台等要害部门,兵不血刃的政变成功,与萨达姆并称“革命双雄”,主政利比亚40余年。 卡扎菲至死仍是一位既非总统,也非国王的“上校”,因为利比亚的政体颇为古怪,没有国家宪法,没有部委,他自称是革命导师。 卡扎菲也曾意气风发、锐意改革,上台伊始,卡扎菲提出行政改革,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但各部门反应冷淡。工作人员上班时,看报纸、喝咖啡,于是命令士兵把办公室的椅子都装车拉走,利比亚首都的公职人员一度站着办公。 此后利比亚在美国资本援助下迅速发展起了石油工业,整个国家很快也进入了城市化阶段。 但好景不长,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速度一落千丈,失业率高涨,进而引爆民怨、招来外敌,终于身死国灭。 然而,伴随着卡扎菲之死而崛起的,是一堆城市、部落和教团,而不是前反对派自称的所谓利比亚国。 推翻卡扎菲本是城市中产和无业游民在西方支持下登高一呼的结果,然而他们因为没有组织,所以在内战之中就逐步被边缘化了。米苏拉塔、津坦山区的部落武装,穆兄会、教法辅士的教团武装凭借着他们在战前就固有的良好组织迅速壮大。 在战后的权力分配中,有枪就是草头王,穆兄会由于其领导下的利比亚之盾民兵实力最强,拳头最硬,又占据了首都的黎波里,很快就主导了立宪会议的利比亚国民议会。其他军阀、教团、部落也纷纷割据一方。 码字不易,点个赞再走呗。
卡扎菲——曾经的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卡扎菲太惨了)
原文链接:卡扎菲——曾经的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卡扎菲太惨了),转发请注明来源!
「卡扎菲——曾经的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卡扎菲太惨了)」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