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千葩”的古希腊时期,“悲剧”为何会盛行于世?

引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的起源与宗教的关系最密切。”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生产技术都十分落后,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不断作斗争才能生存下来。为了表达对生存的愿望,人们创造出了神话、巫术仪式等意识形态。

在古希腊的文学中,除史诗之外,戏剧,尤其是其中的悲剧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产生与最为原始的宗教仪式---关于酒神狄奥尼索的节庆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其次,在内容上大多来源于当时的神话故事,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整理,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人们的宗教观以及命运观。

辉煌的时代背景衍生出“戏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酒神颂”及传统宗教意识激烈碰撞,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悲剧”应时而生

随着古希腊完成了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城邦的演变之后,雅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工商业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并直接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以及文化活动的繁荣,“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也在辉煌的时代背景下应时而生。

早在之前,古希腊的民间就流传着关于酒神狄奥尼索的神话故事,并且有了相关的节庆活动,起初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庆祝农民丰收的节日而长期存在于农村,后来流入了城市之中并逐渐盛行,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载歌载舞,隆重举行着酒神的祭祀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从这些类似的古老祭祀仪式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古希腊人由于对自然的认知能力不足,加上生产力水平落后,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祈求神灵的保佑以及降福,人们通过宗教的力量来保国佑民,借助神谕来解释自然和人生,这就为祭祀活动涂抹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教色彩。

实际上,这种酒神的祭祀活动也就是古希腊人们最为原始的宗教仪式之一,而当时的戏剧也恰好诞生于这种宗教仪式之中,两者直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关于古希腊悲剧的真正起源无从考证,如今一般都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活动中的原始歌舞---酒神颂。这种原始的歌舞由数十个人来进行表演,他们披上羊皮装扮成酒神的侍从,一边歌舞一边向人们讲述酒神在人世间所遭受的苦难,希腊悲剧也被称为“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起初并不是悲剧,而是忒斯庇斯将其转化为了悲剧,此后“山羊之歌”不断发展,扩大到了神话以及英雄传说的范围,并逐渐成为了一种固定的叙事体。

由于在当时的雅典社会,统治者们非常重视戏剧的宣传,并大力提倡以及鼓励,再加上希波战争之后,人民的民族精神不断高涨,民主制度在开始建立并且趋向完善,这直接导致了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活跃,使得希腊悲剧逐渐繁荣起来。

经过了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希腊悲剧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悲剧已经脱离原始“酒神颂”的痕迹,宗教色彩也逐渐淡化,不过其题材大多是来源于当时的神话故事,而神话本身就是一种原始萌芽状态的意识表现形式,神话与宗教关系密切,悲剧源于神话,所以悲剧与宗教意识仍然密不可分。

古希腊舞台上的悲剧,是人生百态,也是对宗教情绪的表达以及宣泄

纵观整个希腊悲剧的历史,强烈的命运观贯穿始终,体现着古希腊人长期受到神话影响而形成的意识形态特点,以一种宗教崇拜的方式来反映着当时的人类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常常会用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比如用神话故事来揭示一些自然界里无法解释的现象,以及社会上人与人相处之间无法弄明白的矛盾。

与此同时,古希腊人十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意识,强调人与命运之间的斗争,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悲剧冲突。

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同当时大部分的悲剧作家一样,“宗教观念”在他的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影响着他的世界观以及意识观。

古希腊的悲剧既是当时的社会状况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对宗教的情绪的表达以及宣泄。

在政治观点中的矛盾深深影响着埃斯库罗斯的宗教观念,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题材取自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泰坦神,他将使用火的秘密带到了人间,这使得宙斯勃然大怒,普罗米修斯内心深知谁将会推翻宙斯,但是却深藏于心,拒绝透露。

整部作品中都体现着普罗米修斯的桀骜不驯,为了人类的发展,不惜牺牲自己,在他的心里,是藐视众神的,换言之,他一点也不把宙斯放在眼中,而作品中对于宙斯的描述则是一个暴君的形象,专制而又残暴。

马克思曾说:“希腊诸神在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已经‘悲剧式的受到了致命的一击’。”

从埃斯库罗斯的作品,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出他对传统宗教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是同时他也不是彻底的否认宗教,在另外一些作品中,又毫不吝啬地赞美诸神,并将宙斯描述为“神与人的父”,在这里又将神看做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

受希腊的影响,人们对于宗教的矛盾态度在当时的欧洲文学中也有所体现,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

“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盛行,映射于古希腊的悲剧之中,“神”与“命运”的宗教意识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随着“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也逐渐渗透进了希腊的悲剧之中,而关于“神”与“命运”的传统宗教意识在此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索福克勒斯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一位悲剧作家,生活在“民主制”盛行的雅典辉煌期,他提倡民族精神,并且反对独裁统治,成为了当时民主制度的重要拥护者不过在宗教意识方面,索福克勒斯仍然维持着传统的宗教观念,坚信神与命运,认为这是高于一切的力量。

与埃斯库罗斯有所不同的是,索福克勒斯的心中,命运已经不是具体的神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抽象的观念,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人类的命运,除此之外,索福克勒斯尤其强调人与命运的反抗,甚至对命运的正义性以及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而同时另一种思想观念也在此时出现,欧里庇得斯也是当时的一位悲剧作家,他的作品最为接近现实生活,并且最具有民主的倾向。欧里庇得斯对现实中的生活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观察力,喜欢去钻研以及研究各种生活问题。

由于对现实生活极为不满,使得欧里庇得斯对传统的宗教意识也极为排斥,对其持批判态度,他经常向人们强调:神一点不比人好,有时比人还坏一些。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神的形象是邪恶的,并且还被描述为了人间灾难的制造者。

与此同时,欧里庇得斯也从来不相信命运,认为人的命运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的,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融合产生的结果,他强调人应该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也是来源于希腊神话,但是却改变了性质,希腊诸神在他的笔下失去了神行,变得无恶不作,古代的英雄也失去了昔日的庄严。

例如在希腊神话中,伊阿宋是一个英雄,但是在欧里庇得斯的作品《美狄亚》中,却将其描述成为了一个背信弃义并且十分自私的小人,不仅贪图权势而且忘恩负义,还为自己不断做着狡辩。

在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中,以往人们传统的命运观被彻底颠覆,但是却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其作品中包含着浓厚的革新精神。

结语

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古希腊时期的悲剧正是完美诠释了这句话,与古代希腊人心中的神话观念以及宗教意识密不可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之前对神及命运的信仰,再到对命运的批判,是古希腊人传统宗教意识的变化,更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也是古希腊人宗教观以及命运观发生根本改变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西方文论史》

《外国文学史》

《世界宗教》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百卉千葩”的古希腊时期,“悲剧”为何会盛行于世?」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