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直以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石,也是西方国家的信用基础,构建起来西方文明社会的神话。而最近屡次发生的私有财产被侵犯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中的“神圣”已经从形容词变成了名词,欧洲国家的信用基石已经开始出现动摇,崩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一、什么是资本 何谓资本,资本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包含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说简单通俗一点,资本就是可以重新投入进行再生产的钱。比如一块钱,你投入到股票市场当中,它就是资本,而如果你把它放在了家里存钱罐里,那么就不是资本。既然是资本需要投入到再生产当中,那么资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说到底,资本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毕竟,资本家们可不是慈善家。 那么,资本投入就一定可以赚钱吗?这个肯定不是如此,我们大家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资本的投入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个风险,除了商业层面的风险,还包括了另一方面的危险,就是政治的风险。 二、资本愿意选择信用良好的国家 政治风险是指一个国家因为政治层面的行为,对资本的正常活动进行了干扰或者破坏,从而导致资本无法正常的运转,更别说获取利润。举个例子,我们某些国企在外国投资几百亿,修好了基础设施,建好了厂房,这时候突然发生了政变,新上台的政府宣布所有合同失效,把我们的投资全部都收归囊中。或者是类似于美洲某些足球强国一样,国家债券发行了,还不起了,直接宣布债券无效。 如何规避此类的政治风险?就涉及国家信誉的层面。一个国家只有保护合理合法赚钱行为,保护资本的正常运转,说出的话算话,出台的政策不会随心所欲,国家信用良好。资本才会愿意来投资。毕竟,对于资本来说,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赚钱反而是第二位。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道理,聪明的资本可是看得很清楚的。 三、历史上的强国,都建立在良好的国家信用基础上 在近代史上,凡是强大的国家,都建立在了良好的国家信用上。特别典型的例子是荷兰,荷兰全国的面积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只有两个北京市那么大,而且大面积的土地海拔都只有几米,很多地方都是洼地。但是荷兰却在17世纪却成为了顶级强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起了良好的国家信用,吸引了资本前来,让荷兰成为了“海上马车夫”。美国一直能在全世界收割羊毛,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良好的国家信用,让所有的投资者都有信心把资本放在美国。 长期以来,西方宣传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完美的塑造了西方社会的良好信用形象,构筑了不少国家的资本所有者的天堂美梦。国内无数公知动不动就捧出“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之类的言词来愤世嫉俗。 四、西欧列强的国家信用破产注定了其衰败的结局 俄乌战争,则撕下了欧洲的虚伪面具,露出了海盗的本来面目,让人明白了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圣”原来是名词而非形容词。对的“神圣”是不可以侵犯的,美欧是海盗强盗,当然可以侵犯了。这逻辑太完美了,无懈可击。阿布拉莫维奇拥有俄罗斯和以色列双国籍,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乌克兰和犹太人血统,可能在本人的心目中,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以色列人,但是在战争中却被没收了私人游艇、冻结个人账户,强行拍卖切尔西球队,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抢劫了。永久中立国瑞士,也放弃了中立地位,站在了美国和西欧这一边。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因为三代之后,已经没有人知道祖先们创业的辛苦,不知道先辈们的筚路蓝缕是多么的不容易,把今天拥有的一切当成理所当然,当成了习以为常的东西。“孙卖爷田不心痛”,只顾眼前的巴掌大利益。西欧列强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忘记了建立起这国家信用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轻而易举地把信用弃之如弊履。殊不知,信用这个东西,想要粉碎就在一瞬间,而建立起来则需要很久。 西欧诸列强,亲自毁灭了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信用,其实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立足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李跑跑从中国跑到了英国,俄乌战争之后,便开始卖卖卖,迅速撤离英国。沙特诸富翁,也纷纷从欧洲撤退。可以说,一场战争,毁掉了西欧列强的兴盛的基础,随着资本的范围撤退,西欧沦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当然,凭借着以前的家底,西欧还是能再撑一段时间,同时也存在重新爬起来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在中美的联合收割之下,估计已经不会太多。 总而言之,俄乌战争,西欧列强一系列的骚操作真的是自毁长城,毁灭了国家信用,拆掉了国家发展的基础。西欧列强的崩溃开始进入了倒计时,二三十年内,必将从世界第三极沦落成为中美两强背后的二流世界。各位网友,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
从私有财产侵犯看西欧衰败(西方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原文链接:从私有财产侵犯看西欧衰败(西方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转发请注明来源!
「从私有财产侵犯看西欧衰败(西方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评论列表